程春华

联系我们

姓名:程春华
手机:13813849685
电话:13914768080
邮箱:chengchunhua106@sina.com
证号:13201200611642017
律所: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
地址:南京市奥体大街68号国际研发总部园4A栋14层

首页: 律师文集 > 刑事辩护> 正文

刑事辩护

计算机犯罪的十大特征

来源:南京刑事律师   网址:http://www.njxslaw.com/   时间:2022/10/11 14:12:13

  计算机犯罪的形式有制作、传播非法有害信息、金融系统计算机犯罪、非法获取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信息等。计算机犯罪的十大特征有智能性、隐蔽性、复杂性、跨国性、匿名性等。接下来将由小编为您介绍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赶紧随着小编的视角一起来看看吧! 

  

    

 

  一、计算机犯罪有以下几种形式

  1.制作、传播非法有害信息。

  2.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或非授权获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控制权。

  3.金融系统计算机犯罪。不法分子对金融系统的程序和数据进行物理破坏,如消磁、短路、改账等,利用金融系统的管理漏洞进行作案。

  4.非法获取或非授权的修改获取使用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信息。

  二、计算机犯罪的十大特征

  1.智能性。计算机犯罪的犯罪手段的技术性和专业化使得计算机犯罪具有极强的智能性。

  2.隐蔽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虚拟性和超越时空性等特点。

  3.复杂性。计算机犯罪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犯罪主体的复杂性。

  4.跨国性。网络冲破了地域限制,计算机犯罪呈国际化趋势。

  5.匿名性。

  6.发现概率太低。由于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对计算机犯罪的侦查非常困难。

  7.损失大,对象广泛,发展迅速,涉及面广。计算机犯罪始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迅速增长,八十年代形成威胁。

  8.低龄化和内部人员多。主体的低龄化是指计算机犯罪的作案人员年龄越来越小和低龄的人占整个罪犯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9.低龄化和内部人员多。主体的低龄化是指计算机犯罪的作案人员年龄越来越小和低龄的人占整个罪犯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10.巨大的社会危害性。网络的普及程度越高,计算机犯罪的危害也就越大。

  三、计算机犯罪构成要件

  1.计算机犯罪的主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2.计算机犯罪的客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计算机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即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这几种因素。

  4.计算机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计算机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活动表现在外部的各种事实。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电话联系

  • 13813849685
  • 13914768080